在經濟困難的時期,縫縫補補,醬油拌飯是一種生活的常態。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類似艱苦的生活已經成為記憶,取而代之則是不斷膨脹的消費欲望。或許,對于許多人或者企業來講,當換就換已經成為了一種生活與生產的常態。但是,對于那些本身就不富裕的個人以及企業而言,艱苦樸素的作風還是值得繼承與發揚的。以木質家具加工行業為例,為了加工出能夠符合市場需求的家具制品,家具制造企業往往會精挑細選木工鋸片,以確保加工出來的家具的質量。但是,縱使是原始性能再好的木工鋸片,日常使用的時候更是無法逃脫磨損的厄運。取而代之的則是,木工鋸片難以久用問題的爆發與堆積。此時,對于身兼采購一職的從業者來講,木工鋸片的高折損,勢必會拖累企業自身的加工成本。外加高昂的人工成本,更是時刻沖擊著企業自身的單品利潤空間。因此,一些聰明的企業在察覺到上述的問題之后,為了降低木工鋸片的折損報廢率,更是為了將木工鋸片的性能充分地發揮出來,紛紛開始使用上了鋸片修磨技術。
類似于家庭中的菜刀不鋒利后拿去修磨一樣,作為多刃工具中的一員,木工鋸片同樣可以和磨損的菜刀一樣被修復。當然,并非所有的磨損木工鋸片都是存在被修復的可能性的,對于那些存在大量掉齒,甚至木工鋸片的基體鋼材都出現了裂縫的木工鋸片,基本上就是無法被修磨的了。而遍觀那些可以被修復木工鋸片,其自身的磨損程度也是非常突出的。尤其是在鋸片的鋸齒上,更是鋸片磨損的重災區所在。 除了常見的齒尖磨損外,木工鋸片鋸齒上的掉齒問題更是不得不促使企業換用嶄新的木工鋸片。因此,針對磨損木工鋸片修磨的價值就凸顯出來了。尤其是對于本身規模不大,自身現金流又非常緊張的小企業而言,能否用好木工鋸片修磨,實則就決定著企業的經營成本。而從針對木工鋸片的修復效果來看,鋸齒的修復效果是非常突出的。除了可以針對掉齒的部位進行補齒的作業外,輕微磨損的鋸片也是可以通過修磨來修的鋒利的。 而從確保修磨效果角度來看,無疑擁有一個靠譜的鋸片修磨合作者至關重要。單單是在鋸片修磨設備上的投入,巨大的設備投入也是一般小企業所無法負擔起來的。目前來看,為了確保單片木工鋸片的修磨效果,在修復的環節數量上,就需要花費多達18道的修復工序,而修復的效果則可以確保85%以上的性能恢復。此外,針對不同性能的木工鋸片,修磨的效果也是不盡相同的。對于那些原始性能本身就非常突出的木工鋸片而言,木工鋸片的修復效果往往更好。 其實,一旦用上了鋸片修磨,對于企業自身采購支出的降低,是存在著立竿見影的效果。相對來說,隨著鋸片損耗的降低,企業單件產品的利潤空間也將得到保障。當然,要想徹底解決木工鋸片不耐用或者用不久的問題,除了需要充分用好鋸片修磨外,日常使用鋸片的時候,正確規范操作,做好鋸片的降溫潤滑同樣重要。 總的來說,不論是木工鋸片還是其他類型的鋸片,作為耗材的它們,要想它們能夠用得長,做好長足的考慮,做齊措施還是非常重要的。
木工圓鋸片上的槽孔對其穩定性的影響
很早以前就有在帶鋸條上開孔的做法,據說那是為了在鋸割冰凍材時容納冰碴。而在圓鋸片外環區開徑向槽的最初目的,是為了允許外環區受熱后的膨脹而降低過大的壓應力,避免發生“壓曲現象”,故將這種槽稱為“脹度槽”。鋸片上開孔往往是為了散熱實驗表明,當鋸片外緣和夾盤邊緣的溫度梯度達到9℃時,1mm厚、直徑400mm的鋸片周邊就會變成波浪形,兩個波峰間的差值可達1.3mm。鋸片開徑向槽后,熱穩定性可明顯提高。例如在相同的加熱條件下,如果鋸片開6個70mm長、1.2mm寬等間距的徑向槽后,鋸片發生熱壓曲的溫度梯度就由9℃提高到57℃。Berolzheimer和Best,Pahlizsch和 Rowibski, Mckenzie, Ratliff的實驗支持了在鋸片上開等間隔或規則間隔的徑向槽或加大齒槽容積改善鋸片穩定性的觀點。而Barz和 Stakhiev則認為鋸片開徑向槽對提高鋸片穩定性無太大作用,并建議在鋸片上開環行槽,槽的數量和長度由實驗確定鋸片上的槽對其振幅的影響
Mote等人的研究認為,鋸片上開了槽孔后,幾何形狀不對稱,在臨界轉速時,不
能形成駐波,在相同激振條件下,開槽鋸片發生共振時的振幅比不開槽的對稱鋸片要小,這是因為鋸片的響應能量在整個頻譜內分布更均勻。他們還從理論上分析了圓盤開徑向槽后的固有頻率,認為振動模態和固有頻率將發生分離。西尾悟,丸井悅男通過實驗證明了固有頻率分離現象。開徑向槽后鋸片的不穩定轉速范圍變窄,并認為開奇數槽優于偶數槽。北林大崔文彬和李黎應用有限元方法對開徑向槽鋸片進行的理論計算也證明了開奇數槽鋸片的振動幅值小于開偶數槽的鋸片現在通行的觀點認為,徑向槽破壞了圓鋸片的對稱性,改變了鋸片的熱應力分布狀況,非對稱結構阻止了駐波共振,對熱應力的改變是非常明顯的。至于對鋸片的動態穩定性和剛度的影響,這要看槽孔的位置、結構參數和數量。所以對于鋸片上開槽和開孔的問題還沒有很透徹的研究。